各村(社區)、各行業站所(中心)、各生產經營單位:
為切實做好我辦“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防范應對工作,現將《蓮花街道辦事處汛期群眾安全教育專項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各村(社區)、各行業站所(中心)、各生產經營單位認真學習領會文件精神,嚴格按要求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城固縣蓮花街道辦事處
2025年7月28日
城固縣蓮花街道辦事處
汛期安全教育專項行動方案
為切實做好我辦“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防范應對工作,進一步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避險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減少因洪澇、滑坡、泥石流等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制定本專項行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縣關于防汛抗旱救災工作的決策部署,立足汛期災害特點,以防為主、關口前移,聚焦重點區域、重點人群,創新宣傳形式,豐富教育內容,壓實各方責任,全面深入開展汛期群眾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切實筑牢群測群防、全民參與的防汛安全防線。
二、工作目標
1、提升安全意識普及率:確保重點區域、人群的汛期安全知識普及率顯著提高,讓群眾知曉主要災害風險及應對措施。
2、增強避險自救能力:使群眾能識別災害征兆、主動避險轉移、科學自救互救,實現“預警能識別、轉移知路線、遇險懂自救”。
3、暢通預警叫應鏈條:保證預警信息及時傳遞到戶到人,強化群眾對預警信號的響應意識和行動自覺性。
4、營造全民參與氛圍: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防汛減災的良好氛圍,穩固群測群防體系。
三、行動時間
即日起至10月31日。
四、主要任務與措施
(一)精準識別對象,明確教育重點
1、重點區域
(1)漢江及湑水河沿岸受洪水淹沒威脅區。
(2)地質災害隱患點(在冊、非在冊)、風險區。
(3)山洪災害易發區(河口、溝口、陡坡下、河邊等)。
(4)城鎮內澇易發點(地下空間、下穿通道、老舊小區等)。
(5)在建涉水工程、涉水交通沿線。
(6)水庫、塘壩下游影響區。
2、重點人群
(1)地質災害隱患點、山洪災害危險區、低洼易澇區內的常住居民(特別是鰥寡獨居、偏遠戶、吊莊戶、殘障人士、留守老人兒童、老弱婦幼等特殊人群)。
(2)沿河、沿山居住的分散住戶。
(3)在校學生(中小學、幼兒園學生)。
(4)涉河、涉山作業人員(施工作業、種養殖、游客、戲水、垂釣、放牧等人員)。
(5)街道、村(社區)組干部、網格員、災害信息員,各單位干部職工。
(二)豐富載體形式,開展立體化宣傳教育
1、傳統渠道
(1)“村村通”廣播:高頻次播放汛期安全常識、預警信號含義、避險轉移路線、自救互救等知識,農家樂、民宿等單位逐戶上門開展宣傳,周邊醒目位置張貼懸掛防汛避險宣傳標語、橫幅、警示牌。(文建辦負責,各村居配合)
(2)宣傳欄/橫幅/標語:在村(社區)、公路、橋梁、河道、溝道、景區景點、險工險段、涉水工地等風險隱患區周邊醒目位置張貼懸掛防汛避險宣傳標語、橫幅、警示牌;在重點風險點加裝護欄、警戒線等硬隔離措施進行管控。(各村居負責)
(3)深入村落、河邊、地災點等巡回宣傳相關防災避災知識,巡回播放宣傳音頻。(各村居負責,音頻資料由縣防汛辦制作)
2、面對面宣講
(1)集中教育宣傳:對災害信息員、網格員、村(社區) 組干部、搶險救援骨干、志愿者等人員進行專題宣傳教育,提升其組織動員和應急處置能力。(安消辦負責)
(2)開展“敲門行動”:組織村干部、網格員、志愿者、包保責任人等,對重點區域、重點人群逐戶上門“面對面”宣講,解讀風險,明確轉移信號、路線和安置點。(各村居負責)
(3)組織“院壩會”:在村組、社區召開小型宣講會,邀請自然資源、水利、應急管理等部門專家或本地“土專家“現場講解,答疑解惑,警示教育”。(各村居負責,安消辦配合)
(4)廣泛開展學生及家長宣傳教育:暑假期間要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通過“致家長的一封信”、班級微信群等方式,在校期間通過班會、日常教學等方式向廣大學生及家長宣傳防汛避災、防溺水等安全知識。(文建辦負責,各村居配合)
(三)聚焦核心內容,突出教育實效
1、災害風險認知:本地常見汛期災害類型(內澇、滑坡)的特點、征兆(如河水渾濁、水位陡漲陡落、動物異常、山體裂縫、地聲、井水異常等現象)、易發區域和時段。
2、預警信號識別:暴雨、地質災害、山洪、洪水預警信號(藍、黃、橙、紅)的含義及應對措施;山洪、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等級;本地特有的預警信號(如敲鑼、吹哨、手搖報警器等)。
3、避險轉移知識
(1)轉移信號:明確“誰發信號”(責任人)、“發什么信號”(方式)、“信號含義”(準備轉移/立即轉移)。
(2)轉移路線:熟悉通往安全地帶(避險安置點)的最佳、備用路線,確保標識清晰。
(3)轉移時機:強調“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收到預警或發現危險征兆時,在包保責任人、網格員、鄰里幫扶人組織或自發情況下,果斷提前轉移,不貪戀財物,不盲目涉水。
(4)安置點信息:知曉避險安置點的具體位置和管理要求。
4、自救互救技能
(1)遭遇洪水如何避險(不游泳逃生、向高處轉移、利用漂浮物、遠離電線桿等)。
(2)遭遇山洪泥石流如何避險(向兩側山坡高地跑,不順著溝谷跑)。
(3)遭遇滑坡崩塌如何避險(向兩側穩定區域逃離,注意防范滾石)。
(4)遭遇城鎮內澇如何避險遠離積水漩渦、井蓋,不冒險涉水,掌握車內逃生技巧和方法。
(5)基本急救知識(心肺復蘇、止血包扎等)。
(6)互幫互助,特別關注老弱病殘幼等弱勢群體。
5、物資儲備:引導家庭儲備必要的應急物資(如手電筒、哨子、救生衣、救生圈、飲用水、方便食品、常用藥品、重要證件復印件等)。
6、信息獲取渠道:告知群眾權威信息發布的官方渠道(廣播、電視、短信、微信公眾號等),引導群眾不傳謠、不信謠。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視,壓實責任:各村(社區)、各行業站所(中心)要充分認識汛期群眾安全教育的極端重要性,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抓,分管負責同志具體抓,層層壓實責任,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2、務求實效,力戒形式:宣傳內容要通俗易懂,貼近群眾、易于掌握;教育形式要注重互動性、參與性,堅決杜絕走過場、搞形式主義。
3、及時響應,動態調整:密切關注雨情、水情、汛情變化,根據預警信息和災害發展態勢,及時調整宣傳教育的重點內容和方式,增強針對性。
4、營造氛圍,久久為功:將汛期安全教育作為一項長期性、基礎性工作來抓,持續用力,營造“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濃厚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