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內外部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上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貫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和來漢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扎實推進“三個年”活動,全縣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一、綜 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2.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4.4%,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0.1%,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5.1%。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47.07%。
生產總值中,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分別為22.0%、39.8%、38.2%。與2022年相比,第一產業增加值占比提高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占比下降8.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提高個6.6百分點。
二、農 業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5.23億元,比上年增長4.3%。農林牧漁業增加值67.92億元,增長4.4%;其中,農業增加值55.36億元,增長4.7%;林業增加值1.08億元,增長3.8%;牧業增加值8.65億元,增長2.9%;漁業增加值0.83億元,增長8.0%;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1.99億元,增長3.9%。
|
2023年農業主要產品產量 |
|||
|
產品名稱 |
計量單位 |
絕對數 |
比上年±% |
|
糧 食 |
萬噸 |
16.25 |
0.00 |
|
﹟秋糧 |
萬噸 |
13.16 |
0.01 |
|
油 料 |
噸 |
23084 |
0.28 |
|
﹟油菜籽 |
噸 |
21065 |
0.39 |
|
茶 葉 |
噸 |
4210 |
0.05 |
|
水 果 |
噸 |
403363 |
0.07 |
|
﹟柑桔 |
噸 |
349371 |
0.07 |
|
﹟獼猴桃 |
噸 |
43193 |
0.08 |
|
蔬 菜 |
噸 |
936064 |
0.05 |
|
豬年末出欄數 |
頭 |
345155 |
-0.03 |
|
豬年末存欄數 |
頭 |
195236 |
-0.05 |
|
家禽年末出欄數 |
萬只 |
118.1 |
-0.06 |
|
家禽年末存欄數 |
萬只 |
102.97 |
-0.01 |
|
肉類總產量 |
噸 |
31161.9 |
-0.01 |
|
﹟豬肉 |
噸 |
27476.6 |
-0.01 |
|
水產品產量 |
噸 |
11533 |
0.25 |
|
中 藥 材 |
噸 |
76867 |
0.20 |
|
﹟元胡 |
噸 |
60386 |
0.01 |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42.51萬畝,比上年減少0.82萬畝;油料種植面積14.56萬畝,比上年增加3.28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12.13萬畝,比上年增加2.21萬畝;茶園種植面積9.57萬畝,比上年增加0.2萬畝;蔬菜種植面積21.02萬畝,比上年增加0.5萬畝;園林水果種植面積18.47萬畝,比上年增加0.01萬畝。
全年農用化肥施用折純量(折純)32747噸,下降0.003%。
三、工業、能源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0.2%,不含軍工下降7.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4.1%。
分門類看,規模以上工業中,采礦業產值下降1.5%,制造業產值增長0.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產值增長12.1%。
分產業看,規模以上工業中,裝備制造工業產值增長0.4%,綠色食藥工業產值下降3.6%,現代新材料工業產值增長2.1%;高新技術工業產值增長5.9%。
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為97.59%。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39億元,同比下降28%。
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
|
產品名稱 |
計量單位 |
數量 |
比上年+-% |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1784139.77 |
0.8 |
|
大米 |
噸 |
146036.53 |
12.5 |
|
磚 |
萬塊 |
13862.80 |
-6.2 |
|
精制茶 |
噸 |
1359.88 |
-2.4 |
|
飼料 |
噸 |
40110.10 |
39.9 |
|
化學藥品原藥 |
噸 |
922.66 |
44.3 |
|
服裝 |
萬件 |
290.54 |
-30.1 |
|
家具 |
件 |
31282.00 |
9.3 |
|
自來水生產量 |
萬立方米 |
731.09 |
10.0 |
|
電子元件 |
萬只 |
6161.70 |
-92.8 |
|
精制食用植物油 |
噸 |
17106.00 |
38.4 |
|
建筑用天然石料 |
立方米 |
96898.82 |
2.7 |
|
機械化農業及園藝機具 |
臺 |
1420.00 |
-56.3 |
|
水泥 |
噸 |
221010.40 |
7.1 |
|
中成藥 |
噸 |
5093.00 |
-1.9 |
|
化學農藥原藥(折有效成分100%) |
噸 |
2.90 |
-93.4 |
|
鮮、冷藏肉 |
噸 |
1860.00 |
89.6 |
|
方便面 |
噸 |
9285.00 |
-2.4 |
|
飲料酒 |
千升 |
10276.75 |
2.1 |
|
食品添加劑 |
噸 |
4128.31 |
31.7 |
|
鋼化玻璃 |
平方米 |
231635.11 |
18.6 |
|
熟肉制品 |
噸 |
950.66 |
38.6 |
|
涂料 |
噸 |
3250.79 |
27.8 |
|
塑料制品 |
噸 |
2793.00 |
17.1 |
|
十種有色金屬 |
噸 |
5232.00 |
-8.9 |
|
金屬門窗及類似制品 |
噸 |
2007.20 |
7.9 |
|
農用氮、磷、鉀化學肥料(折純) |
噸 |
6342.00 |
46.3 |
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總量7.12萬噸標準煤(含陜飛)。全社會用電量(不含陜飛、燎原)6.60億千瓦時,其中工業用電量1.63億千瓦時。
四、投資、建筑
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1.1%。其中,第一產業投資下降19.9%,第二產業投資下降12.0%,其中工業投資下降12.0%,第三產業投資增長6.4%。民間投資增長10.2%,占比65.2%;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23.6%。
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4.5%;本年新開工面積38.55萬平方米,下降13.8%;商品房銷售25.39萬平方米,下降3.0%,商品房銷售額11.30億元,下降3.3%,商品房平均價格4448元/平方米;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15.99萬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長224%。
建筑業增加值增長15.0%。資質以內建筑施工企業總產值增長28.6%。
五、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3.49億元,增長9.9%。其中,限額以上單位實現消費品零售額25.10億元,增長19.2%。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55.39億元,增長9.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8.10億元,增長10.2%。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8.84億元,增長15.9%;商品零售63.65億元,增長9.0%。限額以上單位實現網上零售額50988萬元,增長24.3%。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客貨運輸周轉量49449萬噸公里,增長3.4%;旅客周轉量3304萬人公里,下降18.4%;貨物周轉量49118萬噸公里,增長3.8%;公路客運量107萬人,增長48.9%;公路貨運量390萬噸,增長12.7%。
電信業務總量27408萬元,增長13.3%;郵政業務總量19449萬元,增長14.1%。年末固定電話裝機用戶4.93萬戶,移動電話用戶47.9萬戶,寬帶接入用戶17.11萬戶。
全年接待游客102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9.7%,旅游總收入66.96億元,比上年增長5.7%。
七、財政、金融
財政總收入完成125884萬元,同比增長69.3%。地方財政收入40553萬元,同比增長17.1%;其中稅收收入32398萬元,同比增長23.3%。財政支出390679萬元,同比增長1.0%。
年末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3992336萬元,比年初凈增加378649萬元,其中住戶存款余額3634827萬元,比年初凈增加427545萬元。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貸款余額1306540萬元,比年初凈增加294444萬元,其中住戶貸款余額530531萬元,比年初凈增加71893萬元。
八、教育、科技
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所,專任教師83人;招生693人,在校生2288人,畢業生711人。
普通中學32所,專任教師2164人。高中招生2624人,在校生8204人,畢業生2712人;初中招生4652人,在校生14085人,畢業生4183人;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100%。
普通小學77所,專任教師2161人;招生5242人,在校生28305人,畢業生4949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
幼兒園116所,專任教師920人;在園幼兒(包括附設幼兒班)13147人。有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殘疾學生83人。
新增高新技術企業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69家。共簽訂各類技術合同3項,技術交易額32746萬元。取得科技成果39項,達到國內領先和國內先進水平4項。
全年專利授權394件,其中發明專利62件,實用新型專利296件,外觀設計專利36件。現有有效發明專利量254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5.81件。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影院3個,文化館1個,文化站17個,博物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圖書總藏量82萬冊。廣播及電視發射臺1座,擁有發射機3部,全縣有線電視接入7.48萬戶,電視人口覆蓋率100%,廣播人口覆蓋率100%。
擁有各類衛生機構487個(含村衛生室271個),床位3544張。衛生技術人員3057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063人,注冊護士1324人,藥師(士)126人,技師(士)203人。
體育場地面積101.68萬平方米,體育場館1個,體育俱樂部3家,體育社團組12個。新建體育場地8個(塊),其中農村健身場1個(塊),城鎮健身場7個(塊)。
十、城建、環保
中心城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完成投資3.56億元,新建、改建市政道路5條6100米,新增公園綠地(口袋公園)面積5.46公頃 。
縣城空氣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年均值52ug/m3,二氧化氮濃度為16ug/m3,二氧化硫濃度均值7ug/m3。全年二級以上優良天數326天,空氣質量優良指數3.23;降塵強度年均值2.80噸/平方公里?月。
縣城主要交通干線噪聲平均值低于64分貝,縣城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低于46分貝。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戶籍總人口53.6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1.18萬人,鄉村人口32.49萬人。總人口中,男性27.59萬人,占51.4%;女性26.08萬人,占48.6%。年末常住人口43.55萬人,出生率6.56‰,死亡率9.27‰,自然增長率為-2.71‰,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0.64%。
全年新增就業5566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399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658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2547萬元。勞務輸出15.73萬人,職業技能培訓311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01%。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09469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34806人、16526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20588人。
據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55元,比上年增加1776元,增長7.1%;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64元,比上年增加2302元,增長5.9%;農村常住居人均可支配收入15711元,比上年增加1117元,增長7.7%。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6772元,比上年增加1202元,增長7.7%;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2202元,比上年增加1195元,增長5.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666元,比上年增加1105元,增長9.6%;城鄉居民收入比2.63,比上年縮小0.05。
城市低保1496人,發放保障金1156.82萬元,農村低保14353人,發放保障金8204.87萬元。優撫補助6092人,發放優撫補助金5410.64萬元。全縣各類養老服務機構12個,床位2107張,年末在院人數1329人。其中,公辦養老機構8個,床位1266張,供養996人。
注釋: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個別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著分項與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其他指標除特殊說明外,均按現價計算。
[3] 本公報中,戶籍人口數取自公安年報;財政稅收數據來自縣財政局;金融數據來自人民銀行城固支行;教育、體育數據來自縣教育局;科技數據來自縣科技局及縣市場監管局;文化、旅游數據來自縣文旅局;就業、社保數據來自縣人社局及縣醫保局;衛生數據來自縣衛健局;市政建設數據來自縣住建局;環境保護數據來自漢中市生態環境局城固分局;低保、養老救助、優撫數據來自縣民政局及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居民收入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城固調查隊;其他數據均來自市統計局反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