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4年全縣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14年,全縣財政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指導下,緊緊圍繞全縣工作大局,克難奮進,砥礪前行,圓滿完成了縣十七屆人大三次會議批準的收支預算目標,實現了財政收支穩步增長,民生福祉持續改善,財政管理改革深入推進,全縣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協調發展。
(一)公共財政預算收支執行情況
2014年,全縣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3,730萬元,完成預算23,400萬元的101.4%,比2013年增長16.8%(剔除營改增等政策性減收因素后,同口徑增長18.6%),加上2014年上級下達我縣轉移支付補助收入205,528萬元、上年結轉支出594萬元及調入資金3,926萬元后,全縣2014年財政收入總量為233,778萬元。
2014年,全縣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227,081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經城固縣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186,614萬元的121.7%,比2013年增長7.6%,加上上解支出5,613萬元、償還財政部代理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本金965萬元后,全縣2014年財政支出總量為233,659萬元。
2014年,全縣公共財政收支總量相抵后,當年財政凈結余119萬元,再加上以前年度財政凈結余-1,984萬元,至2014年底,全縣累計財政赤字1,865萬元,實現了當年“收支平衡、略有結余”的預期目標。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執行情況
2014年,全縣當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7,456萬元,加上級補助收入4,603萬元、上年結余4,087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合計26,146萬元;
2014年,全縣當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3,862萬元(含調出公共財政預算3,926萬元)。收支相抵后,全縣政府性基金預算滾存結余12,284萬元。
需要說明的是:截止2014年底,全縣政府性基金結余為12,284萬元,其中:含預收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價款(主要是征地補償款)9,724萬元,按規定只能用于支付被征地農民補償及社會保險,因此結余數額較大。
以上是2014年度全縣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的快報數字,尚未得到上級正式批復,涉及補助收入、上解支出、結余等可能會發生變動,待省、市對我縣財政決算批復正式下達后,才能準確反映出全年收支的最終結果,屆時再向縣人大常委會作專題報告。
二、2014年財政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一)抓收入擴支出,財政“蛋糕”穩步做大做強。一是財政收入再創新高。2014年,面對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營改增”等政策性減收不利因素的影響,縣政府多次組織召開稅收征管部門和涉稅部門收入協調會,統攬全局、精準研判;財稅部門密切協作、主動作為,充分利用社會綜合治稅平臺、收入快報等有效舉措,全力抓好重點建設項目、移民搬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應繳稅費的清理清查,保持了財政收入持續增長的良好勢頭。全縣完成地方財政收入23,730萬元,比2010年(十一五末)實際完成數9,271萬元增收14,459萬元,增長2.6倍。二是爭取資金再奪佳績。抓住國家轉移支付政策調整和項目資金分配的關鍵節點,強力向上級財政反映我縣人均財力偏低、生態保護責任重大等實情,爭得了上級財政的政策扶持和優惠政策傾斜,2014年共爭取中省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108,612萬元、爭取專款補助101,519萬元(含政府性基金專款),爭取轉移支付和專款補助總量在全市各縣區分別排名第1和第2位。三是財政支出再增數億。在財政收入平穩增長的同時,財政支出繼2013年首次突破20億元大關后,又達到22.7億元,支出總量在全市各縣區排名第2位,為全縣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的財力保障。
(二)惠民生促和諧,民生福祉持續擴面提標。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財政工作的第一要務,嚴格執行財政預算“三突出一兼顧”原則,即突出基層、突出民生、突出重點和兼顧各方面的運轉經費保障,適當提高機關事業單位公用經費定額標準和村(社區)運轉經費標準,足額落實了民生政策和重大項目建設縣級配套資金。2014年全縣民生類支出19.4億元,占財政支出總額的85.2%,超額完成民生支出“兩個80%”硬指標。一是支持教育優先發展。健全從學前教育到職業教育的生均公用經費補助和貧困生資助體系,足額落實學前教育“一免一補”、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兩免一補”、普通高中及職業教育學生公用經費和國家助學金、“營養改善計劃”等各項教育惠民政策,全年教育支出58,770萬元,占財政支出總額的25.9%,受益學生達8.66萬人次。二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累計撥付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1,117萬元,落實城鄉低保政策和健全城鄉養老保險體系,足額兌現農村“八大員”等15個特殊群體養老補貼政策及高齡老人、重殘人員、孤兒、五保戶生活補貼。撥付醫療衛生支出29,265萬元,積極推進城鎮職工醫保、城鄉居民醫保,使三項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全縣城鄉居民近48萬人,基本實現了“全民醫保”。重點保障醫療衛生改革工作,落實藥品“三統一”綜合補償、村醫補助和3所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補貼資金2,184萬元,全面實現了藥品“三統一”管理和零差率銷售。三是全面落實惠農政策。累計撥付農林水事務支出36,921萬元,確保了種糧農民綜合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補貼等惠農資金的及時足額兌付;兌現秸稈綜合利用補貼600萬元,安排清除城鄉垃圾和購置垃圾車補助資金416萬元,切實加強農村環境整治;投資5,599萬元實施村內道路、村容村貌整治等項目171個,涉及165個村,直接受益群眾達24.55萬人。
(三)保重點謀發展,支持經濟提質增效升級。認真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用活用好財政政策工具,努力推進縣域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一是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扶持。搶抓省財政全面推行專項資金項目庫管理改革的政策機遇,協助全縣各級各部門征集、篩選、上報項目,全年爭取到位上級各類事業發展和建設資金13.8億元,有效彌補了縣級財政投入不足。二是用好縣級財政自有財力。安排產業發展資金3,000萬元,重點支持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桔園景區建設和環中賽、油菜花節等旅游宣傳活動,扶持現代農業和新型工業發展。建立小微企業“助保貸”平臺,注入政府風險補償金300萬元,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安排項目前期費、招商引資等專項資金1,100萬元,有力助推縣域經濟持續發展。三是落實重大項目配套資金。采取“壓一般、保重點、調結構”的理財方式,從有限的縣級可用財力中擠出資金配套重大項目建設,其中:漢江平川段綜合整治工程800萬元、陜南移民搬遷3,732萬元、保障性住房建設600萬元、重點鎮基礎設施建設270萬元、縣鄉公路和城區道路建設3,408萬元、體育場改造570萬元、集鎮規劃編制和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420萬元,有力促進了重點項目早開工、早見效,及早發揮出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四)促改革提效益,公共財政體系日臻完善。積極推進財政管理綜合改革,不斷完善公共財政體系,進一步提高了財政管理績效水平。一是堅持科學編制預算。健全預算定員定額管理,提高機關事業單位公用經費定額標準和村(社區)運轉經費標準,對部門按政策需要安排的專項工作經費和項目支出在年初預算足額予以落實,著力減少年中預算追加,有效增強了部門預算的嚴肅性和規范性。二是推進財政管理創新。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在堅持依法、科學理財的基礎上,積極探索財政管理方法創新,連續三年上報的財政管理創新項目榮獲市財政局表彰獎勵,作為市級財政管理與創新項目在全市范圍推廣。三是做好財政信息公開。在政府預決算信息向社會全面公開的基礎上,2014年所有縣級一級預算單位向社會公開了部門預決算信息,有效提高了財政預決算信息的公開性和透明度。四是強化國有資產監管。啟動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制度改革,制定《城固縣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和《城固縣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管理暫行辦法》,全面清查核實全縣291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為優化資產配置、整合盤活政府經營性資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五是壓縮“三公”經費支出。認真貫徹中、省、市關于厲行節約有關文件精神,嚴格控制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等支出,全年部門“三公經費”支出下降27.4%,其中:公務接待費下降42.4%。
(五)嚴約束強監管,理財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從嚴執行財政預算,切實加強支出管理,充分發揮財政監督職能。一是規范資金使用。推行財政投資評審關口前移,實施項目評審全程監管,全年審核項目149個,評審金額2.51億元,審減資金2,163萬元,審減率8.6%。完善政府采購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監督體系,不斷規范政府采購行為,全年集中采購規模達6,919萬元,其中:工程貨物類占94%,節約資金705萬元,綜合節支率9.2%。二是實施重點檢查。扎實開展治理“小金庫”、清理“吃空餉”、民生工程項目等專項檢查,提出整改意見156條,收繳違紀資金17萬元。三是抓好業務培訓。全年舉辦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財會人員專題輔導、農村財務人員支農政策培訓班31期、參訓1,718人次,有效增強了財務人員法治觀念和業務素質。四是據實安排資金。堅持“一線工作法”,凡是部門提請安排的專項支出都進行實地調查核實,全年向縣政府呈報項目資金安排調研報告及建議70余份,確保了每一筆資金安排有理有據、有的放矢。
回顧過去的一年,我縣財政收入平穩增長、支出結構不斷優化、民生事業加快發展、理財水平明顯提升。但當前財政工作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一是受宏觀經濟下行和結構性減稅政策影響,財政收入增長速度明顯放緩。二是財政支出壓力進一步加大,落實教育、衛生、社保、移民搬遷等民生擴面提標政策,以及配套全縣重大項目建設,需要大量財力支持,收入增速放緩與支出剛性增長、新增財力有限與增支因素較多的矛盾非常突出。三是財政支出結構仍需優化,財政專項資金使用效益有待提升,預算編制的完整性和到位率有待進一步提高。對此,我們將廣泛聽取各位代表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及建議,高度重視,認真研究,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加以解決。
三、2015年全縣財政預算草案
2015年全縣財政工作的指導思想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實施“創業騰飛”和建設“六個城固”戰略部署,堅持依法理財,努力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優化支出結構,保障重點支出需要;科學編制預算,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深化財政改革,提升財政管理水平;加強財政監督,充分發揮資金使用效益,努力為全縣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按照上述指導思想并結合我縣2015年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財政部門在深入各鎮及縣級預算單位開展專題調研,充分聽取了各級各部門對財政工作的意見建議,認真測算全年財力情況的基礎上,編制了全縣2015年財政收支預算草案:
(一)財政預算收入計劃
2015年全縣地方財政收入計劃擬定為26,900萬元,較2014年實際完成數23,730萬元增長13.4%,剔除“營改增”等政策性減收因素后,同口徑增長16%。
分部門安排情況:國稅部門收入計劃2,200萬元,同比增長11%,增收218萬元;地稅部門收入計劃19,900萬元,同比增長7.7%,增收1,426萬元;財政部門收入計劃4,800萬元,同比增長46.6%,增收1,526萬元。
分項目安排情況:稅收收入21,190萬元,同比增長7.2%,增收1,418萬元;非稅收入5,710萬元,同比增長44.3%,增收1,752萬元。
(二)財政預算支出計劃
財力測算:按照現行財政體制,2015年,我縣年初預算可用財力測算大約為185,600萬元(含地方財政收入、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
預算支出計劃:按照“量入為出,收支平衡”原則,支出計劃擬定為185,600萬元。
1、按支出功能科目劃分: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8,660萬元,同比下降1.2%;
(2)國防支出94萬元,同比下降38.6%;
(3)公共安全支出7,731萬元,同比增長11%;
(4)教育支出44,602萬元,同比下降8.1%;
(5)科學技術支出321萬元,同比下降1.2%;
(6)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832萬元,同比下降8.1%;
(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1,504萬元,同比增長12.8%;
(8)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27,516萬元,同比增長15%;
(9)城鄉社區支出4,106萬元,同比增長9.6%;
(10)農林水支出21,818萬元,同比下降27.2%;
(11)交通運輸支出1,979萬元,同比增長148.6%;
(12)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960萬元,同比增長22.6%;
(13)商業服務業等支出1,294萬元,同比下降28.7%;
(14)國土海洋氣象等支出1,252萬元,同比下降3.4%;
(15)住房保障支出19,399萬元,同比增長132.5%;
(16)糧油物資儲備支出445萬元,同比下降3.1%;
(17)預備費(預留干部職工調整基本工資增支)7,000萬元;
(18)國債還本付息支出37萬元,同比下降96.4%;
(19)節能環保及其他支出3,050萬元,同比下降42.8%。
2、按支出具體用途劃分:
(1)全縣干部職工工資性支出76,381萬元,占財政支出總額的41.1%;
(2)機關事業單位運轉經費安排5,092萬元,占財政支出總額的2.7%,其中:“三公經費”預算1,028萬元,與2014年全縣“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1,363萬元相比下降24.6%;
(3)落實教育、社保、醫療衛生、三農等改善民生支出62,750萬元,占財政支出總額的33.8%(其中:縣級配套民生支出17,283萬元,主要包括:村(社區)運轉經費、離任村干部、計生中心戶長補助、村文化室公益電影放映補助等2,199萬元;農村五保、高齡老人補貼、城鄉低保等社保類民生支出6,247萬元;雙高雙普、義務教育學生營養餐、生均公用經費、困難學生補貼等教育民生支出5,310萬元;新農合補助、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藥品三統一補償、公立醫院改革、計劃生育等醫療衛生民生支出2,293萬元;環衛工人工資、垃圾污水處理廠運行、城區路燈電費補助1,234萬元);
(4)用于配套重大項目建設以及安排工業、農業、旅游等產業發展支出24,055萬元,占財政支出總額的12.5%(其中:縣級配套重大項目建設支出10,456萬元,主要包括:工業(含中小企業)發展資金1,500萬元、農業產業發展資金1,000萬元、旅游產業發展資金1,000萬元;環境保護支出1,500萬元;項目策劃包裝基金1,000萬元;安全生產應急專項資金1,000萬元;漢江平川段綜合整治及全市水利建設統籌885萬元;縣鄉公路建設及養護871萬元;美麗鄉村建設500萬元;第三人民醫院建設縣級配套500萬元;縣級重點鎮建設補助400萬元;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縣級配套200萬元;招商引資工作經費100萬元);
(5)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發展以及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支出6,255萬元,占財政支出總額的3.4%;
(6)社會治安和公共安全支出2,091萬元,占財政支出總額的1.1%;
(7)償還政府性債務本息、上解上級支出1,976萬元,占財政支出總額的1.1%;
(8)預留2015年全縣干部職工調整基本工資支出7,000萬元,占財政支出總額的3.8%。
(三)2015年政府性基金預算草案
按照財政部《2015年政府預算收支科目》規定,結合我縣政府性基金征收實際情況,2015年全縣政府性基金收入預算安排6,033萬元,其中: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收入110萬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5,000萬元(主要是預收土地出讓價款)、國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400萬元、農業土地開發資金收入20萬元、地方水利建設基金收入3萬元、政府住房基金收入500萬元。
2015年全縣政府性基金支出預算安排9,113萬元,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安排的支出9,000萬元(主要為保障房建設縣級配套資金800萬元;征地補償費及被征地農民社保繳費)、地方水利建設基金支出3萬元、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支出110萬元。
2015年全縣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相抵后,超支3,080萬元,再加上2014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滾存結余12,284萬元,累計結余9,204萬元。
四、深化改革、奮力進取,全面完成2015年財政工作目標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全縣各級財稅部門將認真貫徹新《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及國務院《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實施“創業騰飛”構建“六個城固”總目標,認真落實本次大會各項決議,開拓創新、真抓實干,確保全年預算任務圓滿完成,為實現全縣經濟健康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財力保障。
(一)堅持強基固本,壯大財源基礎。一是狠抓項目建設。緊盯新常態下中省政策動向,細化部門爭取上級項目資金任務分解,有效利用1,000萬元項目策劃資金,充分調動經濟主管部門積極性和主動性,精心策劃包裝儲備一批好項目,全力做好項目對接和信息聯通,進一步加大項目資金爭跑力度,力爭更多項目擠進中央、省預算盤子,著力為縣域經濟加快發展注入源頭活水。二是加大產業扶持。2015年縣財政將安排產業發展資金3,500萬元,繼續落實各項財稅扶持獎勵政策和支持產業發展各項措施,加大園區資金投入,完善園區配套功能建設,搶抓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機遇,用好張騫墓世界文化遺產名片,加快實施“全域旅游工程”。
(二)堅持挖潛增收,促進收入增長。一是抓好任務分解。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形勢變化,主動研判“營改增”等財稅改革政策,科學合理下達收入任務,提前制定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應對措施,進一步加強重點稅源和重點行業監管,切實抓牢組織收入的主動權。二是強化收入征管。健全財政收入每旬通報和“協調小組”等長效機制,完善社會綜合治稅平臺建設,強化全縣各級各部門協作互動和信息共享,不斷提升稅源監控水平,促進應收盡收、足額繳庫。三是嚴格稅收減免。堅持依法組織收入,落實《國務院關于清理規范稅收等優惠政策的通知》精神,清理規范各類稅收優惠政策,嚴禁違規減免或緩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
(三)堅持保障重點,提升民生福祉。一是嚴格厲行節約。控減行政運行成本,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政府性的樓堂館所一律不得新建,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公費接待、公務出國、公費購車只減不增”的約法三章要求,堅持新增財力主要用于改善民生,確保2015年全縣全部財政支出的80%以上用于民生。二是強化民生保障。繼續加大對教育、社保、醫療衛生等重要民生領域的傾斜支持力度,籌集資金保障教育民生政策和雙高雙普建設投入;足額落實城鄉養老、高齡老人、五保、重殘人員等社會困難群體生活補助;深化基本藥物制度和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加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投入,加快推動民生兜底政策由補缺型向適度普惠型轉變。三是支持生態建設。著力改善生態環境,統籌安排專項資金2,000萬元支持開展城鄉面源污染、美麗鄉村建設、秸稈綜合利用;落實城區路燈照明電費補助、綠化亮化工程、垃圾污水處理廠運行經費896萬元,推進漢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計劃,努力打造美麗城固。
(四)堅持深化改革,提高理財水平。重點圍繞新《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和國務院《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要求,持續推進依法理財。一是深化財政管理改革。完善全口徑預算管理體制,將政府所有收支全部納入預算,積極探索中期財政規劃管理,改進年度預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健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制度。二是加強政府債務管理。依法規范舉債程序和資金用途,建立債務風險預警及化解機制,積極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經濟社會建設。三是加大財政監督力度。穩步推進部門預決算及“三公”經費預決算信息公開工作,進一步擴大公開范圍,全面細化公開內容,努力提高預算管理的透明度。加快健全財政資金績效評價制度,抓好評價結果運用,重點開展結余結轉資金清理清查,主動督促項目單位加快項目實施進度,嚴格控制結轉結余數額,盤活用好財政存量資金,不斷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附件下載:
1.附件4、2015年一般預算支出明細表(支出功能分類).xls
2.附件5、2015年一般預算支出明細表(支出經濟分類).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