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縣位于陜南漢中盆地,北依秦嶺、南屏巴山,總面積2265平方公里,轄15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230個行政村47個社區,總人口54.3萬,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源點、漢中副中心城市和漢中第二人口大縣,在《陜西省主體功能區規劃》中被列為重點開發區域。
城固交通便利、區位優越。城固縣城東距西安212公里、西距漢中市區30公里,境內西漢和十天兩條高速、108和316兩條國道、陽安鐵路和西成高鐵兩條鐵路穿境而過,加之漢中機場在城固境內,共同構成了全市獨有、全國少有的“6+1”立體交通網絡,是輻射陜、甘、川毗鄰地區的重要物資集散地。
城固環境秀美、資源富集。境內氣候溫潤、物產富饒,主產水稻、小麥、油菜,盛產柑桔、茶葉、生豬、大鯢、獼猴桃、中藥材等,素有西北小江南、柑桔之鄉、生物資源寶庫等美譽。“一江五河”縱橫交錯,水能蘊藏量22.6萬千瓦;現已探明金屬和非金屬礦20余種,其中高品質硅石及大鱗片石墨儲量尤為豐富,極具工業開采價值。
城固鐘靈毓秀,聞名遐邇。全縣現有不可移動文物409處,其中包括世界文化遺產張騫墓、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五門堰和楊填堰。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43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項6處,主要包括張騫墓、五門堰、寶山遺址和國立西北聯合大學舊址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1處、市級1處、縣級25處。全縣館藏文物4200余件(套),等級文物351件(套),其中一級文物27件(套)、二級文物22件(套)、三級文物302件(套),尤以館藏商周青銅器數量較多、紋飾精美獨特、鑄造精良而享譽國內外。擁有各類文化旅游景點,其中尤以陜南唯一世界文化遺產張騫墓、中國柑桔生態觀光第一園桔園、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南沙湖以及與成都華西壩、重慶沙坪壩并稱為中國文化“三大壩”的陜南天主教總舵古路壩等景點聞名遐邇。
城固基礎堅實、發展強勁。目前,省政府與中航集團聯手共建的漢中航空智慧新城升級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三合循環經濟產業園區成功入選《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2018年版),并順利躋身陜西省示范縣域工業集中區“50強”。目前,全縣以裝備制造、現代材料、生物醫藥、現代農業、文化旅游、商貿物流為主的“六大產業”蓬勃興旺、加力提速、全面發展。
面對復雜嚴峻的發展形勢,全縣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貫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習近平總書記來漢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拓展“三個年”活動,經濟基本盤“穩”的態勢鞏固增強,高質量發展“進”的步伐堅定有力,標志性改革“立”的勢能加速蓄積,服務惠民生“實”的成效持續顯現,安全保穩定“牢”的根基不斷夯實,全縣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邁出新的堅實步伐。全年生產總值增長7.8%、高于全市1.6個百分點、位居全市第1,地方財政收入3.33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5.5%和7.2%。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習近平總書記來漢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縣委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錨定‘建設生態城市、打造西部強縣’一個奮斗目標不動搖,打造國家級高新區、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縣、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全國文明城市四張‘國字號’名片為統攬,鮮明大抓基層、大抓服務、大抓效能三個導向”的“143”發展戰略為引領,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持續深化拓展“三個年”活動,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打贏打好“八場硬仗”,加快構建具有核心競爭力、產業引領力、資源整合力的“2+1+3”現代化產業體系,著力防范風險、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提高群眾生活品質,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實現跨越式、突破式、創新式、普惠式、內涵式、統籌式發展,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城固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