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縣茶葉生產歷史悠久,茶產業是該縣農業主導產業,也是縣域經濟發展和南部山區群眾致富增收的優勢特色產業、強縣富民的支柱產業。近年來,城固立足產業發展實際,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厚植高質量發展底色,堅持產業、科技、文化“三茶統籌”融合發展,在“漢中仙毫”這塊金字品牌基礎上,因地制宜、固本培優,以新質生產力驅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截至2024年底,全縣茶葉種植面積16.5萬畝,投產茶園面積15.4萬畝,茶葉年總產量7771噸、總產值11.2億元,帶動近3萬戶茶農走上以茶致富之路。2024年,城固縣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評為“‘三茶’統籌發展縣域”和“全國茶業重點(原百強)縣域”。
緊抓新基地,鞏固對標新標準。嚴把鮮葉生產質量安全標準,常態化開展種植監管指導,加強有機茶園、生態茶園建設,運用茶葉綠色高質高效集成技術,開展良種化、標準化、生態化、水肥一體化推廣示范。2023年以來,全縣新建水肥一體化設施茶園基地3個、全程機械化示范點1個,新認定生態茶園11個、有機茶生產基地1個。全縣以龍井長葉、陜茶1號、福鼎大白、紫芽為主的無性系良種茶園8.78萬畝,占茶園總面積的53.2%,其中名優茶產量1007噸,產值4.67億元。四個茶葉基地被命名為市、縣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
緊抓新產品,調優產品新結構。立足秦巴山區和城固茶葉特色,在做強綠茶、做靚紅茶的基礎上,因地制宜開發多元化茶產品種類,滿足不同消費層次、不同消費群體的茶產品需求。天池山茶業積極生產花果香紅茶、漢中蜜黃等創新茶產品;松樹茶廠利用桂花、柑橘研制生產桂花紅茶、橘子紅茶;地母香茶有限公司通過品質提升和工藝創新,生產新工藝白茶(白牡丹);茗鼎茶業邀請專業設計團隊,分品類設計不同風格包裝,滿足客戶多元化、個性化需求;縣農技中心茶葉站利用縣內豐富的柑橘、枸橘資源試制唐橘紅茶系列茶產品;山花茶業、秦誠茶業持續提高夏秋茶利用率,全年生產出口綠茶120噸、紅碎茶400噸……茶產業從春茶一季,轉變為三季采茶、季季有收組合式連續化生產。
緊抓新鏈條,著力提升新服務。按照省、市茶產業鏈工作部署和任務要求,探索推進“鏈主+茶產業供應鏈”改革,依托山花、秦誠、地母香、茗鼎等龍頭茶企,搭建茶產業供應鏈平臺,構建“龍頭茶企+中小茶企+合作社+茶農”的茶業聯合體,指導茶葉龍頭企業深耕品牌建設,精心打造具有自身優勢和特色的個性化茶葉品牌,實行“統一品牌、統一標準、統一工藝、統一包裝”的行業管理;積極組織茶企參加第十八屆中國西安國際茶葉博覽會、第十一屆中國西部國際茶產業博覽會暨第六屆絲路陜茶文化推廣周、第三十一屆楊凌農高會、首屆漢中濱江國際茶文化暨茶葉展示展銷等推介活動,簽訂銷售合同960萬元,開展茶農豐收節等專場推介2次,線下銷售額達100余萬元。
緊抓新融合,培育發展新業態。山花公司、秦誠公司秉承以茶促旅、以旅興茶、農文商旅協同發展思路,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科技支撐、生態為要、文化添彩的原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旅游體驗為核心內容,堅持標準化生產、市場化運營,打造環線集茶、旅、住、玩、購,及線上購買、線下體驗等一體化綠色生態綜合示范園區。董家營鎮緊扣南沙湖核心景區,以“半坡·關湖茶集”茶旅融合示范區為突破口,將五郎關-南沙湖-地母生態茶園-南沙湖茶廠有機銜接,積極推動“朝圣五郎關、蕩舟南沙湖、綠水映青山、春水煎春茶”四向融合,深耕“茶+休閑旅游”“茶+民宿”融合發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