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溫
溺水事故進入高發期
稍有不慎就可能釀成悲劇
如何避免溺水?
遇到溺水如何自救和救人?
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炎炎夏日,清涼的水域吸引著孩子們嬉戲玩耍,但溺水事故也隨之進入高發期。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預防溺水的相關知識,共同守護青少年的生命安全吧!
防溺水安全預防溺水的措施
如何預防孩子發生溺水事故?不小心掉進水中應當如何正確進行自救?哪些情況容易導致溺水?哪些地方是高風險地點?家長孩子都要了解!
1.保持冷靜,避免慌亂
一旦落水,立即屏住呼吸,放松身體,避免掙扎消耗體力。
2.嘗試漂浮等待救援
采用 “水母漂” 姿勢:深吸一口氣后全身放松,臉朝上漂浮在水面,手腳自然下垂,換氣時抬頭張嘴吸氣,再慢慢呼氣下沉。
3.借助水流順勢移動
若在河流中,順著水流方向漂浮,避開漩渦和暗流,同時尋找岸邊固定物或漂浮物。
4.適時呼救,保存體力
發現有人時,揮手、大聲呼救,或拍打水面引起注意,但避免持續喊叫導致體力透支。
牢記防溺水“七不準”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
3、不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
4、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在上下學的途中下溪、河等游泳。
7、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孩子外出時家長要做到“四知”:知去向、知同伴、知內容、知歸時
哪些地方易發生溺水?
一般發生溺水的地點通常在:游泳池、水庫、水坑、池塘、河流、溪邊、海邊等場所。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事故發生。在溺水者當中,有的是不會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會游泳、水性好的人。
哪些情況容易溺水?
1.自身因素
體力不支:長時間游泳或空腹游泳,易引發抽筋、眩暈。突發疾病:水下突發低血糖、癲癇等,導致失去行動能力。情緒波動:過度興奮、恐懼或酒后下水,判斷力下降。
2.環境因素
水域復雜:暗流、漩渦、水草纏繞、水底淤泥等隱藏危險。
天氣突變:暴雨、大風導致水位上漲或水溫驟降。
夏季預防溺水的措施
1.經過河、湖、溝、渠、塘、井等處要謹慎慢行,經過有警示標志的危險地段加倍小心。
2.對中小學生進行防溺水安全教育,讓學生牢記防溺水口訣。
防溺水口訣
游泳戲水夏日到
偷偷下水不得了
擅自結伴不能保
大人陪護不能少
沒有救援不要去
陌生水域不可靠
盲目施救不可取
安全囑托別忘掉
生命只有一次
防溺刻不容緩
家長和孩子需將安全知識牢記于心
用行動為生命筑起堅實防線